频率选择:针对水溶性 flux 残留(黏性较低、易溶解),采用 40kHz 中高频清洗,高频振动可快速剥离表面残留,避免清洗剂渗透过深损伤元件;对于松香基 flux(含高分子树脂、残留顽固),切换至 28kHz 低频清洗,低频振动穿透力强,能破除 flux 与 PCB 板表面的附着力,同时搭配 1.2-1.5W/cm² 的功率密度,平衡清洗力度与元件保护(功率密度过高易导致小型贴片元件脱落)。
温度与时间控制:水溶性 flux 清洗温度设定为 50-55℃,此温度下清洗剂活性最佳,清洗时间控制在 3-5 分钟;松香基 flux 需提升温度至 60-65℃(加速树脂溶解),清洗时间延长至 8-10 分钟,且需分两阶段清洗(第一阶段粗洗去除大量残留,第二阶段精洗清除缝隙残留);免清洗型 flux 残留量少,可采用 45℃低温、2-3 分钟短时间清洗,减少能源消耗与元件热应力。
清洗剂流量与循环方式:采用 3-5L/min 的清洗剂循环流量,搭配喷淋 + 浸泡结合的清洗方式,喷淋可冲洗 PCB 板表面浮尘,浸泡时超声波振动作用于缝隙残留,同时在清洗槽底部设置过滤装置(5μm 滤芯),避免已剥离的 flux 颗粒二次附着。
水溶性 flux:选用中性水基清洗剂(pH 值 7-8),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螯合剂,既能溶解 flux 残留,又不会腐蚀 PCB 板基材,且可生物降解,符合环保要求;
松香基 flux:采用醇醚类清洗剂,搭配 0.5%-1% 的有机酸助溶剂,可快速分解树脂成分,且与阻焊层(如绿油)兼容性良好,清洗后无白斑残留;
免清洗型 flux:使用低挥发硅烷类清洗剂,微量即可清除残留,且清洗后无需烘干,自然晾干即可,避免高温烘干对热敏元件的损伤。
目视与显微镜检测:先用白光照射 PCB 板(照度≥500lux),目视检查表面是否有白色残留物、污渍;再用 20-50 倍光学显微镜观察焊点、引脚缝隙,判断是否有微量 flux 残留,此方法可初步筛选明显不合格产品。
离子色谱检测:针对关键 PCB 板(如航空航天电子元件),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残留离子(Cl⁻、Br⁻、SO₄²⁻等),取样时用异丙醇擦拭 PCB 板表面(擦拭面积 10cm²),将擦拭液注入离子色谱仪,检测限需≤0.1μg/cm²,符合 IPC-TM-650 2.3.28 标准要求,若离子浓度超标,需返回重新清洗。
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IR)检测:用于检测有机 flux 残留(如松香树脂成分),将 PCB 板样品放入 FTIR 仪,扫描波长范围 4000-400cm⁻¹,若谱图中出现松香特征峰(如 1700cm⁻¹ 附近的酯羰基峰),则说明存在有机残留,需调整清洗工艺(如延长清洗时间、提升清洗剂浓度)。
目视检测:PCB 板表面无可见残留物、污渍,阻焊层无变色、脱落;
离子残留:Cl⁻、Br⁻等卤素离子浓度≤0.1μg/cm²,其他离子浓度≤0.5μg/cm²;
有机残留:FTIR 检测无明显 flux 特征峰,或残留量≤0.05mg/cm²。
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