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引言
全面性原则:确保检测点能够覆盖园区内所有可能发生气体泄漏的区域,避免出现监测盲区。
针对性原则: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气体种类和泄漏风险,合理确定检测点的密度和位置。
科学性原则:结合气体的扩散特性,考虑风向、地势等自然因素对气体扩散的影响,使检测点能够及时捕捉到气体泄漏信息。
灵活性原则:考虑到园区的生产布局可能发生变化,布点方案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,便于后期调整和扩展。
网格划分:将化工园区按照功能分区划分为不同的网格,如生产区、储存区、辅助区、公用工程区等。每个网格的大小根据区域的气体风险等级确定,风险等级越高,网格越小。
检测点位置选择:
生产区:生产装置周围、阀门、管道接口等易发生泄漏的部位是重点监测区域,检测点密度应较大,一般每 50-80 米设置一个检测点。同时,考虑风向因素,在生产装置的下风向适当增加检测点数量。
储存区:储罐区、仓库等区域,检测点应设置在储罐的周边、装卸区等位置,每 80-120 米设置一个检测点。对于大型储罐,可在其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检测点。
辅助区:如办公楼、食堂、宿舍等区域,虽然气体泄漏风险相对较低,但也需设置一定数量的检测点,每 150-200 米设置一个。
边界区域:为了及时发现园区外溢的气体,在园区边界每隔 200-300 米设置一个检测点。
便携式复合型气体检测器布置:在每个检测点配置合适数量的便携式复合型气体检测器,确保能够实时监测多种气体的浓度。检测器应具备数据存储和无线传输功能,以便将检测数据及时上传至控制中心。
便携式复合型气体检测器:负责实时采集化工园区内的气体浓度数据,并将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出去。
数据传输网络:采用无线网络(如 4G、5G、LoRa 等)将检测器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,确保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稳定性。
控制中心:由服务器、数据库、监控软件等组成,负责接收、存储、分析和处理检测数据,判断是否发生气体泄漏事故,并发出相应的预警信号。
预警终端:包括声光报警器、手机 APP、短信平台等,用于接收控制中心发出的预警信号,及时通知相关人员。
数据采集:便携式复合型气体检测器实时采集气体浓度数据,并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将数据上传至控制中心。
数据处理与分析:控制中心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,将实际检测值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。
预警判断:当检测到的气体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时,控制中心立即发出预警信号,并根据气体浓度超标程度和扩散情况,确定预警等级(如一般预警、较重预警、严重预警)。
预警发布:控制中心将预警信号通过预警终端发布给相关人员,如园区管理人员、附近企业员工、应急救援人员等。同时,在园区内的显示屏上发布预警信息,提醒人员注意安全。
联动响应:收到预警信号后,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预设的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。例如,应急救援人员携带便携式复合型气体检测器迅速赶赴现场,进一步检测气体浓度和扩散范围;消防部门做好灭火和救援准备;环保部门监测周边环境受影响情况等。
与消防系统联动:当发生气体泄漏引发火灾或爆炸预警时,联动预警系统可自动向消防系统发送报警信息,消防系统接到信息后,及时调度消防车和救援人员赶赴现场。
与环保系统联动:将气体检测数据实时共享给环保部门,环保部门可根据数据及时掌握园区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,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。
与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联动:实现检测数据与园区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对接,为园区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,便于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。
全面监测:通过网格化布点,能够实现对化工园区各个区域的全面监测,有效消除监测盲区。
实时性强:便携式复合型气体检测器能够实时采集和传输数据,控制中心可以及时掌握气体浓度变化情况,快速发出预警。
联动高效:联动预警系统实现了与消防、环保、安全生产管理等系统的联动,提高了应急响应效率,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,降低事故损失。
灵活性高:便携式复合型气体检测器便于移动和调整,能够根据园区的生产布局变化及时调整检测点位置,适应不同的工况需求。
成本可控:相比固定监测系统,便携式复合型气体检测器的初期投入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,适合在化工园区广泛应用。
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sitemap.xml